----2011年南京市社科系统学会学术年会召开
11月25日上午,以“打造智慧城市 建设幸福南京”为主题的2011年南京市社科系统学会学术年会在南京审计培训基地召开。本届年会首次纳入省学术大会系列活动,是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大会的南京学术专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樊和平教授为大会作了“由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文化风险与文化条件”的主题报告。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汪兴国,市政府副秘书长胡迎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社科联主席、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市社科联副主席步国旬、黄榕 、陈如、李程骅和驻宁高校的专家学者,市各社科类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以及论文作者代表等1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市社科联副主席王道德主持。
本次学术年会共收到征文100余篇,经各学科编委审读推荐,召开编委会评定,73篇论文入选核心期刊《南京社会科学》专刊,并评选出《地方税收促进南京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等一等奖论文5篇,《网络虚拟的个人乌托邦想象及其伦理探究》等二等奖论文10篇,《基于超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外汇储备效应研究》等三等奖论文20篇和优秀奖论文25篇。
会上,市社科联副主席、市科委副主任黄榕宣读了2011年南京市社科系统学会学术年会征文表彰通报,对一、二、三等奖获奖论文作者代表进行了表彰。
汪兴国副书记代表省社科联对南京市社科系统学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希望南京市社科联和社科类社团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南京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创新思路,拓展渠道,积极开展对策咨询研究,为南京争当江苏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谐稳定的“首位市”,把南京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绿色都市、幸福都市提供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决策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出社科界在服务大局、服务实践、服务群众中应有的作用,为建设社科强省、社科强市,推动我省和南京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胡迎春副秘书长充分肯定了市社科界一年来取得的成绩,要求社科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努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当好“三争一创”排头兵。 一是创新理论,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二是创新方法,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三是创新观念,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会上,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朱成山研究员、南京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邵建光教授、南京市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祁海燕、南京市社会学学会秘书长许益军研究员、南京金融学会林琳等七名同志在大会交流发言。
今年已是南京市社科联、社科院连续六年举办市社科系统学会学术年会,本次年会主题紧扣南京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汇聚学术精品,全面展现了南京市社科界社团的学术成果。六年来,学术年会的规模、质量、水平和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已成为南京市社科界颇具影响力的一个高层次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和重要学术品牌,对推动学术创新、繁荣南京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南京市社科联学会工作处 徐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