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省社科联机关党委
9月25日,江苏省社科联联合哲社、经济和文史类近30家省级学会在南京隆重举行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省社科理论工作者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原省委书记、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陈焕友、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刘德海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焕友在讲话中首先阐述了新中国成的重大意义以及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他说,近代以来,中国从一个雄踞东方的大国,沦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百年屈辱史,结束了中华民族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的百年衰落史,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接着,他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充分阐述,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作为中国的东部沿海省份,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全省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从总体上看,1978年以来,江苏抓住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次飞跃。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抓住了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初步完成了工业化的城乡布局,实现了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第二次是90年代初,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提出沿江、沿海,和沿东陇海线“三沿”发展战略,积极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了由内源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历史性突破。第三次是1997年6月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抓住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新机遇,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目前,江苏的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省人民正在省委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宏伟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落实“四优先”发展方针,按照“六个更加”的要求即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扩大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征程上阔步前进。
刘德海在讲话中指出,这次研讨会是我省社科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活动,对于深入总结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关注国内外形势发展,紧紧围绕大局思考问题,进一步加强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特别是要深入研究总结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以及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总结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新进展新经验,努力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献计献策,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探索中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谱写出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这次研讨会是我省社科界的一次盛会,会议共收到论文240余篇。会上,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童星教授,省现代文学学会顾问、省社科院陈辽研究员,省生产力学会会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廉水教授,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江苏远东集团副总裁、首席品牌官徐浩然,省历史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历史系李良玉教授,省哲学学会副会长、苏州科技学院副院长任平教授等作了学术报告。在哲社、经济、文史和周恩来研究四个专场中,共50余人发言,分别从哲学、经济、文史等各个方面,探讨总结了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新华日报》有关新闻媒体对会议作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