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负责对全省社会科学界进行综合管理、业务指导和协调服务的工作部门。编内在职人员58人,离退休人员23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主要职责是:(1)引导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2)负责对省级社科学术社团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对省辖市社科联工作的业务指导;(3)组织、协调全省社会科学界的学术活动,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4)组织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发挥智囊作用;(5)宣传、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组织开展社科普及活动;(6)受省政府委托,组织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7)编辑出版社科刊物,管理所属事业单位;(8)维护社科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了解、反映社科界的情况和意见;(9)承担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为参公管理单位,内设机构5个:办公室、研究室、机关党委、学会部、科普部。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个:科研中心、组联中心;下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1个: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
三、2013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全省社科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及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加快推进社科强省建设实施意见》,服务发展大局,锐意改革创新,在突出决策咨询研究、拓展学术交流平台、巩固社科基础建设、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突破,迈出了新步伐,为建设社科强省、推进“两个率先”、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服务发展大局,决策咨询工作再创新局面
2013年,省社科联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优化配置研究资源,构建决策咨询体系,开创了决策咨询工作新局面。
1.深化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2013年,配合省委、省政府有关重大战略部署,组织完成省领导交办的十余项重大课题研究任务,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认可。先后完成《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增强消费拉动基础作用》、《关于加快苏中崛起、促进沿江融合的研究报告》、《“两个率先”新目标 “三个示范”新路径》等研究报告,罗书记、李省长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很多思路、观点和对策建议被采纳。完成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研究、江苏创新驱动全面转型、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有效对接中国(上海)自贸区等十多篇专题报告,充分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2.加强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建设和管理。在加强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新建了一批研究基地。先后发布两批重点课题,共70多项。编辑《决策参阅》和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成果报告》17期,报送省领导参阅。编辑出版《科学发展,两个率先——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012年成果报告集》。以江苏发展的“新定位、新路径、新示范”为主题,组织召开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成果汇报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和副省长傅自应出席会议并给予充分肯定。
3.加大社科应用研究推进力度。一是组织开展2012年“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评奖。共收到单位和个人申报的应用研究成果1026项,其中50项被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130项评为二等奖。二是组织社科研究课题评审。2013年,在文化精品课题的基础上,新增青年精品课题,研究课题申报总数达到2706项,比上年增长56%。经专家评审,共立项480项,其中青年精品项目350项。与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组织开展2013年度人才发展专项研究,设立资助课题50项。三是启动社科调研点建设。为进一步完善社科应用研究体系,启动13个市社科调研点的申报工作,为社科应用研究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二)整合资源优势,重大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1.组织举办江苏省社科界第七届学术大会。本届学术大会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为主题,先后举办学科专场、学术聚焦、学会专场和区域学术专场四个类别共15场系列活动,共收到学术成果近5000篇,评出优秀论文1172篇,有30位国内知名专家、104位省内专家进行主题演讲,23场分论坛共有263位学者发言,省内外高校、党校、党政机关、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近500家组织机构约7000人参与学术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在更大平台交流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扩大社科研究影响,在更广领域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2.举办江苏决策咨询国际智库高层专家研讨会。与东南大学、罗马俱乐部等共同举办江苏决策咨询国际智库高层专家研讨会,2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与数十名省内外专家,围绕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江苏“两个率先”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这一活动得到李学勇省长和李云峰常务副省长的充分肯定,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反响。
3.参与举办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等学术活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南京大学、省社科院联合举办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31次会议,就江苏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建言献策。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同举办“三农新政高层论坛”,与河海大学共同举办第四届“东亚环境社会学国际研讨会”。与群众杂志社联合举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讨会,推进了学术交流。
(三)采取切实措施,社科基础建设实现新突破
1.加强项目带动,大力推进学会建设。一是抓好“换届、年检、培训”三个关键环节。召开2013年度学会工作会议暨秘书长培训班,与省民政厅社管局联合对省级社科类学会进行2012年度年检,同时切实加强对学会常规性工作管理,指导30家学会换届改选。二是设立学会专项课题。启动江苏社科研究学会专项课题项目,立项100项,带动了学会的学术活动和学科建设。继续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合作,完成文化精品外语类2013年度课题的申报、评审和立项工作,评出55项立项课题。举办学术大会学会专场,收到应征论文1385篇,省市200多个学会(研究会)和100多家单位、近百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学术交流。三是大力推动学会开展学术活动。先后举办“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层论坛、“新型城镇化的市政债融资研究”等学术沙龙。组织编撰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度发展报告。
2.深入调查研究,完善社科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组织力量对1999年制定的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励办法进行修订,在高校和省辖市组织召开了一系列社科评奖工作专题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向省政府先后呈报了专题调查报告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代拟稿)》及说明等一系列文件。省政府办公厅已发出通知,明确了评奖活动的指导思想、组织管理、评审标准、评奖对象和范围、奖项设置、奖励标准等,增加了评审前公示等重要环节。总奖项从原来的350项提高到500项,其中,一、二等奖的奖项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3.推进科普立法,加强社科普及工作。一是推进科普立法工作。起草立法规划项目建议书和《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初稿)》,目前已被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列入2013—2017年立法规划调研项目。二是扩大科普宣传周规模及其社会影响。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江苏”为主题,在省、市、县(市、区)三级组织开展江苏省第十届社科普及宣传周系列活动,全省累计开展各类社科普及活动2200多场,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社科普及直接受众超过100万人次。完善全省重点特色社科普及活动项目资助办法,专项资助57项活动。三是做好科普读物和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策划编印《春风化雨十年路——江苏省社科普及宣传周纪念画册》(2004—2013),组织出版《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文丛》、《江苏人文社会科学讲座(2012年选编本)》,进一步推动社科普及读物出版传播。截至目前,创办省级科普示范基地50家,其中10家基地获全国优秀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称号。
4.强化社科名刊效应,扩大社科阵地影响力。《江苏社会科学》着力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增设和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经济转型研究、江苏发展研究等专栏。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被评为国家“百强社科期刊”。
第二部分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3年度决算表
第三部分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3年度决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一)部门收入情况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3年度收入决算3359.12万元,比上年增加 470.51 万元,增长16.29 %。主要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是2013年第七批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400万元;二是建邺路168号办公大院食堂建设专项经费280万元。其中:
1.财政拨款收入 3195.67 万元,为当年从省级财政取得的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2.其他收入 163.45 万元,为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以外取得的本级横向财政拨款、利息收入以及根据审计厅审计报告的要求收回的资金等。
3.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59.73万元,为事业单位用事业基金弥补当年收支缺口的资金。
4.上年结转和结余633.28万元,为以前年度支出预算因客观条件变化未执行完毕、结转到本年度按规定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
(二)部门支出情况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2013年度支出决算2765.23万元,比上年增加537.86 万元,增长24.15 %。其中:
1.科学技术(类)支出 2229.63万元,主要用于部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2.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支出246.00万元,主要用于第一、第三、第七批宣传文化发展专项。
3.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 210.07万元,主要用于行政机关开支的离退休人员经费。
4.住房保障支出(类)支出79.53万元,主要用于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向职工发放的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等。
5.结余分配 134.80 万元,为事业单位对非财政补助结余按规定转入事业基金的资金。
6.年末结转和结余 1152.10 万元,为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
二、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的是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既包括使用本年从省级财政取得的财政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上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
(一)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3年度财政拨款支出2676.85万元,占本年支出的96.80 %。其中:基本支出 860.84 万元,占本年财政拨款支出的32.16 %;项目支出 1816.01 万元,占本年财政拨款支出 67.84 %。
(二)财政拨款支出构成情况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3年度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技术(类)支出 2172.79万元,占 81.17 %;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支出 246.00万元,占 9.19 %;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 178.53 万元,占 6.67 %;住房保障(类)支出 79.53 万元,占 2.97 %等。
三、“三公经费”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2013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三公经费”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 59.82 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 33.02 万元,占 55.20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 25.41 万元,占 42.48 %;公务接待费支出 1.39 万元,占 2.32 %。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当年从省级财政取得的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二、其他收入:指除在“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之外取得的收入。
三、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事业单位用事业基金弥补当年收支缺口的资金。
四、上年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支出预算因客观条件变化未执行完毕、结转到本年度按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既包括财政拨款的结转和结余,也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的结转和结余。
五、科学技术(类)支出:指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事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科技条件与服务、科学技术普及、开展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重大专项、转制科研机构、科技奖励等。
六、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支出:指政府在文化、文物、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支出。
七、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指政府在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的支出。包括社会保障与就业管理事务、民政管理事务、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企业改革补助、就业补助、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红十字会事务等。如行政机关开支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和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为离退休人员提供管理和服务所发生的工作支出。
八、住房保障(类)支出:指政府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住房改革支出、城乡社区住宅支出等。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向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等。
九、结余分配:事业单位对非财政补助结余按规定计算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和转入事业基金等。
十、年末结转和结余资金:是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既包括财政拨款的结转和结余,也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的结转和结余
十一、基本支出:是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二、项目支出:是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三、“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