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传真
《海峡通讯》:万紫千红总是春——对福建省推进社科强省建设的几点建议

《海峡通讯》:万紫千红总是春——对福建省推进社科强省建设的几点建议-凯发会员官网

《海峡通讯》:万紫千红总是春——对福建省推进社科强省建设的几点建议

《福建省推进社科强省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视野开阔,脉络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措施有力。制定如此明确、详细的社科强省规划,在我国省级单位中并不多见。这充分体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我长期从事图书编辑出版和期刊编辑管理工作。下面基于我对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有关情况的了解和思考,围绕《规划》的部分内容,就推动福建省哲学社科强省建设有关方面略陈管见。

优化学术生态,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良好氛围

学术生态是构成、影响学术工作状况的多种因素形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工作人员构成、工作物质条件、制度政策、社会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其学术生态也得到了不断改善。突出表现在指导方针、制度政策不断与时俱进,更加贴合实际;工作物质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从业人员收入、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工作和活动、平台传播经费显著增加;学术资料积累不断丰富;从业人员数量显著增加,总体受教育程度显著增强;国际交流日益便利、频繁;等等。但也必须看到,影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工作质量,恶化其学术生态的问题也很突出地存在。主要表现在部分从业人员主体不适格、总体素质偏低,学术评价标准不恰当(重量轻质、评价人员非专业、混类评价等),学术功利主义等方面。这些都是全国性的问题,在福建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也或多或少、或重或轻地存在。解决的办法是减少对相关从业人员学术成果数量的要求,更加重视对学术成果的质量考量,在职务(职称)晋升、绩效考核、荣誉评比等活动中切实推行代表作制度;切实降低对从事实际工作人员(如中小学教师,政工、经济类从业人员等)的学术成果数量要求;在普遍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物质待遇的基础上,减少对各类成果、“帽子”的物质奖励,淡化学术功利主义色彩;对学术成果认真实施分类评价,使评价结果更为恰当;大力推行同行评议制度,使评价结果更为精准。如是,方可逐渐改善学术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场域,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在这方面,福建应发扬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从制度措施入手,率先革除阻碍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学术积弊,大力营造一个高质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的学术天地。

可喜的是,《规划》对“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作了明确部署。在未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根据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态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福建的地方实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切实营造、改善相关学术生态,以进一步推动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强省建设。

充分挖掘、利用本土资源,形成、强化、彰显哲学社会科学闽派特色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背靠祖国广袤大地,面朝浩瀚辽阔的太平洋,地理位置特殊,山川秀丽,历史、文化悠久,物质、经济资源丰富。近代以来,福建逐渐成为我国与西方接触、交流的重点场域。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更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基于反映实际、致力于解释和指导现实的哲学社会科学,理应充分利用本土资源,面对、关注本土问题,形成广博、精深的“地方性知识”。福建的山水(生态)资源、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提供了生态文明、海洋文明研究的丰厚土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朱子文化、客家文化、闽台文化、华侨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资源。历史上,有七下西洋的郑和、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这样彪炳史册的重要人物活跃在福建舞台上;清代中后期以来,在福建这块广袤丰沃的土地上,更是出现了“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严复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人物。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事件和人物,既具有浓郁的福建地方特色,又具有广泛的全国甚至世界影响。福建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应充分利用这些本土资源,进一步挖掘深藏于其历史长河中的宝贵财富,深入分析、吸收蕴藏其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并致力于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形成、彰显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风格。

心系国家,放眼世界,合理吸收、利用全国、全世界优秀文化、学术资源

相对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更强的国家属性、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其学术产出多为“地方性知识”。但知识生产肯定面临许多共同性问题,存在许多共同特征。这些共同性(一致性、普遍性)可以通过观点(理论、思想)、材料、方法、问题等表现出来。一个纯粹的地方性知识,与地域之外的人和事没有任何关联和共同性,便很难吸引域外之人的关注,因而也就很难产生广泛的影响。人之为人,作为个体彼此天然有别,但也必定广泛存在作为同类的共同性、“类本质”。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自然应该重视塑造地方风格和特色,但也应该努力具备国家情怀、世界眼光。作为研究者,总是身处特定地域范围,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致力形成特有地方风格,可谓天经地义。但为了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增强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国家情怀、世界眼光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种情怀和眼光,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积极关注大区域、国家和世界性问题,努力扩大研究视域。二是充分吸收、借鉴利用域外优秀研究成果,深化认知,丰富研究材料,优化研究方法,扩展问题域,从而全方位提高研究水平。福建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紧临宽广的太平洋,海外华侨众多,国际交流便利、频繁,有许多其他省区难以企及的优秀对外开放传统和资源。“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福建泉州,近代以来我国与外国经济、文化的许多交往交流也首先发生在八闽大地。独特的地理条件,优秀的对外开放传统,足可滋养福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领先全国的国际意识和视野。“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严复出生、成长在福建土地上。他们的开阔视野和世界胸怀,当为今天福建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在重视、强调福建省哲学社科强省建设的本土意识、特色和风格时,应同样重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国家、全球意识、眼光和情怀,顺应全球化时代,激励其为倡导、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特殊的、重大的贡献。这不唯是福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应尽之责,亦可成为其优势所在。

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物质、经济支持

  相对于解决诸多重大国计民生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需要那么强的物质基础,那么多的经济支持。但没有基本的物质、经济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可谓寸步难行,更难言行稳致远,作为其成果体现的哲学社会科学也难以繁荣昌盛。《规划》在这方面已有了比较充分的考量和安排。福建省在这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进一步推动福建省社科强省建设,还需要注意四个方面。一要平衡好对不同学科的支持力度。要更加重视对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对提升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影响力、美誉度至关重要的人文学科、基础研究的人力、财力和物质支持力度。二要普遍提高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收入水平,以使其能更加专心地投入自己的本职(研究)工作。三要更加合理地制定相关奖励制度和措施,以有利于更多真正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和传播。四要重视和加强对期刊、出版社等学术传播机构的物质和经济支持,提高其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等条件,增加对其举办相应学术活动的经费支持,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平台、品牌。

《规划》中有“加强学术期刊阵地建设”等明确安排,体现了有关方面的远见卓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强社科知名期刊品牌建设。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有党和国家对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力倡导,有福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推动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强省建设的高度重视,有相对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有长期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福建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个姹紫嫣红的哲学社会科学百花园,一定会屹立在祖国东南的八闽大地上。

(作者喻阳 《新华文摘》原总编辑、编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