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举办2012年度淮河文化研讨会
(转自安徽社科网)
5月31日,由淮南市社科联主办,谢家集区委宣传部、杨公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12年度淮河文化研讨会在谢家集区杨公镇召开。淮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萍,淮南市直有关单位领导、市社科界和在淮五所高校的部分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会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加快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挖掘淮河文化,淮南市社科联积极改变研讨方式,强化社科走进基层,服务基层意思,本次年度会议选择在有着楚汉文化和红色文化遗址的杨公镇召开。
本次会议共分参观考察和会议座谈两个阶段进行,与会代表首先在杨公镇参观了楚幽王墓遗址、市红色旅游规划的红色革命村汤王村、中共六大代表王培吾烈士故居及首任寿县县委书记王影怀烈士墓,又参观了谢家集区文物收藏爱好者展示的百余件楚汉青铜文物。在座谈会上,杨公镇汇报了近年来镇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发言,对杨公镇通过挖掘蔡楚文化、红色文化来开发乡村旅游的思路予以充分肯定,并积极献言献计,部分专家还汇报了明年参加全省第七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的构想。市直有关部门就帮扶杨公镇旅游规划做了表态。淮南市社科联主席,市委讲师团团长杨广保就社科下基层阐述了理论研究如何起到宣传作用、增进了解沟通、丰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发觉潜在的文化资源四点认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萍同志在充分肯定淮南市社科联创新工作方法,积极组织开展淮河文化研讨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要注重从描述性上升到学理性;要注重把学术性转化为应用性;要注重将单一性拓展成综合性三个方面下一步研究淮河文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