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与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智库索引(ctti)智库最佳实践案例(bpa)发布暨智库评价系统研讨会于2018年5月19日在宁举行。各省市智库主管领导、入选最佳实践案例的智库机构代表和ctti来源智库负责人,以及智库研究与评价领域学者和智库评价系统专家200余人与会。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表示,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经过理论界、学术界和智库界五年来的共同努力,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正迈向成熟稳定发展的新历史阶段。智库探索和建设,需要研究者具有前瞻性眼光、创新性思维以及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时间导向的研究思路。此次两家单位联合发布的新版本ctti正是一项基于中国优势、凸显中国话语的自主创新;智库最佳实践案例评选也是一项重要的智库创新活动。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指出,当前中国智库界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着力去除虚热、实现内涵式发展。如何提高协同创新能力、资源匹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跨机构管理能力、协调统筹能力等,成为智库必须解答的时代化命题。
大会期间,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副主任、光明日报智库版主编王斯敏发布了包括《2017年ctti来源智库发展报告》和《2017年中国智库网络影响力评价报告》等内容的《2017年ctti智库报告》。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李刚教授发布了ctti plus系统,介绍了新系统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职能服务功能以及为各省市的社科管理部门、智库管理部门服务的应用前景。来自23个省市自治区的441个项目通过通讯评审、专家会评和投票等评选流程,产生了51个2017ctti-bpa最佳案例。
上海社科院智库中心理事长黄仁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美国绩效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雷蒙德·斯特鲁伊克博士等在主旨报告中总结了国内外智库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了智库发展关键因素,介绍了美国智库政策影响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
(南京大学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