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讯息
东南大学社科联筹备领导小组工作报告

东南大学社科联筹备领导小组工作报告-凯发会员官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为团结、组织东南大学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率先”、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作出应有贡献,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省社科联2015年1月下发的《关于推进高校社科联建设的实施意见》,东南大学决定筹建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现将筹备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东南大学社科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举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中,东南大学建立高校社科联,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可以说,东南大学成立社科联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建立东南大学社科联,对充分发挥东南大学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社科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东南大学社科联建设,也是繁荣发展高校乃至于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推动东南大学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社会科学学术性群众团体,东南大学社科联系校党委联系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加强校内外社科研究力量融合互助的工作平台。东南大学社科联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保证社科工作的正确方向;促使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组织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攻关,发挥好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围绕学校科研与教学工作,组织开展社科理论研究活动,积极开展和促进学术交流;宣传普及社科知识,提供社科咨询服务;推介和奖励社科优秀成果、社科先进单位和个人;充分发挥高校社科在深化基础理论研究、组织跨学科协同攻关、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拓展成果转化运用、扩大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总之,建立东南大学社科联将有利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创新和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东南大学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带动东南大学服务社会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东南大学成立社科联的条件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经过一百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的东南大学已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尤其是文学、法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专任文科教师700多人,其中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其中副主任委员3人,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2人。
    目前,学校设有7个文科院(系),分别是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系,以及和与人文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研究所、海外教育学院、建筑学院、土木学院、交通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3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17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另有校内文科科研机构120余个,依托我校成立的各种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10余个。在2012年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艺术学理论位列全国第一位,是江苏省人文社科领域唯一一个排名第一的学科。与人文社科领域密切相关的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2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二位,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等2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三位。
    在近三届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中东南大学共牵头获得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2014年,东南大学共牵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获江苏省教育厅第九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获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均位列江苏省高校前列。近五年来,东南大学共牵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73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17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90项。我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如2014年王兴平教授的省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获得李云峰副省长批示,对领导决策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东南大学是我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大学之一。已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等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学校在美国和白俄罗斯设有3个孔子学院。
    三、东南大学社科联筹备组筹备工作报告
    1、关于东南大学社科联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
    2015年1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省社科联下发了《关于推进高校社科联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高校社科联的建立。我校党委和行政对此非常重视,2015年3月成立了由王保平副校长、刘波副书记兼副校长任组长,社科处、宣传部相关领导担任副组长组成的东南大学社科联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社科联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科处,由社科处负责承办具体筹备事务。社科处在收到省里的《实施意见》和校领导的批示后,按照省里确定的成立社科联的有关手续、程序和学校党委、行政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具体的筹备工作。
    在筹备过程中,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郭广银、校长易红在校党委常委会上专门对社科联筹备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并且强调指出,推进我校社科联建设,是繁荣发展我校乃至于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强化我校意识形态工作、推动我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全校务必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建好我校社科联。副校长王保平同志、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同志多次听取筹备工作汇报,对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都做了明确指示,特别是对社科联章程的起草、社科联的组织机构及人选安排、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安排等大会的重要文件和有关事项进行了具体部署。省社科联和全校各级组织都对社科联的筹备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3月20日,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向校党委报送了《关于提名东南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理事候选人的请示》。
    3月26日,校党委下发《东南大学党委常委会关于东南大学社科联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理事候选人的决议通知单》,同意成立东南大学社科联及校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理事候选人提名。
    3月29日,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以学校名义向省社科联行文《关于恳请指导成立东南大学社科联的函》。并以学校名义邀请省领导、省委宣传部和社科联领导出席东南大学社科联第一次代表大会。
    4月2日,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以学校名义邀请省领导、省委宣传部和社科联领导出席东南大学社科联第一次代表大会。
    4月6日,校党委书记郭广银同志主持召开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听取了会议筹备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了《东南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审议了《东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章程(草案)》、大会议程、东南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理事建议名单,指定了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人,决定了会议有关事项。
    2、关于参会代表、理事推荐情况
    通过对我校与人文社科相关的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科研组织和基础院系、党群组织、行政机构、直属单位、附属单位等机构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按照组织健全、活动正常的原则,筛选并确定41个学术性团体作为东南大学社科联的团体会员。
    按照《东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章程(草案)》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以学校名义于2015年3月下发了《关于推选校社科联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和校社科联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的通知》,对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的名额、构成、基本条件和产生方法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文科院系的理事候选人应对哲学社会科学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在校内外理论界、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热心社科联和学会工作,具有较强的议事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要求理工医单位、党群组织、行政机构、直属单位、附属单位等机构推荐分管科研工作的机构负责人或者曾经承担过省部级以上社科项目的教授或副教授作为理事候选人。各基层院系、党群组织、行政机构、直属单位、附属单位等有关单位按照《通知》要求,通过民主选举或协商推荐的方式,顺利完成了代表和理事人选的推荐工作。所有代表和理事候选人的推选都符合《东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章程(草案)》规定的程序。
    3、关于大会文件材料准备和舆论宣传情况
    按照大会的主要议程和程序,我们对大会的文件材料进行了精心准备。《东南大学社科联筹备领导小组工作报告》、《东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章程(草案)》都经过多次研究、认真审议。尤其是《东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章程(草案)》的制定工作,广泛学习借鉴了江苏省社科联章程和其他高校的做法,对社科联的性质、宗旨、基本任务、会员的权力与义务、组织机构、经费来源及使用等作了明确阐述。《章程》的制定经过多次专题会议反复讨论,广泛征求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我们在对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多次进行修改完善,已经体现在文件中,拟正式提交第一次代表大会进行审议。
    为配合大会的召开,总结宣传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业绩,《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将刊发相关文章。《东南大学校报》将对我校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成绩和工作亮点进行集中宣传,为代表大会的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目前,东南大学社科联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这次大会的筹备工作始终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进行,得到了省社科联和全校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各团体会员和相关单位的鼎力相助。借此机会,筹备组向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拟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时间及议程
时  间: 2015年4月11日(星期六)
地  点:东南大学榴园宾馆新华厅
开幕式
(10:00-10:30)
  介绍嘉宾  王保平 东南大学副校长
 致   辞   易  红东南大学校长
 代表筹备领导小组做筹备工作报告
           周佑勇 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 主持人:王保平  东南大学副校长
茶  歇(10:30-10:40)
理事会选举
(10:40-10:55)
 宣读省社科联批复
    徐之顺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审议通过《章程》
 宣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名单
 通过产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主持人:周佑勇
东南大学
社会科学处处长
第一届理事会会议
(10:55-11:10)
  宣读《东南大学党委常委会决议》
         王保平 东南大学副校长
 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副主席、主席 
当选主席
暨领导讲话
(11:10-11:40)  当选主席讲话
 省社科联领导讲话
        刘德海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省委宣传部领导讲话
双传学 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 主持人:王保平
东南大学副校长
闭幕式
(11:40-11:50) 致闭幕词并宣布闭幕
       王保平  东南大学副校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