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阅
《决策参阅》2012第29期:关于稳定经济增长与扩大国际市场出口的政策建议

《决策参阅》2012第29期:关于稳定经济增长与扩大国际市场出口的政策建议-凯发会员官网

 

 江苏省社科联

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

 

    编者按:最近,省社科联学会部与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在南京联合举办了江苏省社科类学会经济协作组2012年首场学术沙龙。来自省商务厅和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汇鸿集团中鼎公司、富士康能源科技公司等企业的经营者,围绕“稳定经济增长与扩大国际市场出口”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共识。现予编发,供省领导参阅。

 

关于稳定经济增长与扩大国际市场出口的政策建议

 省社科联  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

 

    今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的缓慢和不确定性,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的出口相当疲软,使得稳定经济增长一直面临很大的压力。因此,贯彻落实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的要求,想方设法扩大国际市场出口,对于促进江苏省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保增长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经济形势与扩大国际市场出口的困难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处于缓慢的复苏过程,但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不稳定。今年前三季度,新兴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经济增幅减缓,从2011年的1.8%下降为1.6%;欧盟的经济增幅只有1.2%,而西班牙、意大利、希腊、葡萄牙等国的经济状况不断下滑;日本政局动荡经济乏力,其外贸逆差更是创造了有统计以来的最大新高。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则是喜忧参半。因此,包括江苏在内的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形势:

    一是外贸增长“保十”的目标压力显著。2012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但7月份开始出口再度下降,8月份逼近零增长。特别是素有外贸出口晴雨表之称的2012年秋季广交会的情况也表明,到会的客商有所减少,各省交易团的成交额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未来保增长,尤其是实现外贸增长“保十”目标的压力很大。

    二是国际市场需求减少明显。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和冲击,江苏许多出口企业的订单严重萎缩,“长单变短单,大单变小单,小单变成没有单”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对交货的要求高、周期短。

    三是外贸增幅不稳定并逐步放缓。江苏省的外贸增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放缓,从2011年8月份19.5%的高点跌落到12月份的15.9%,而2012年的1月份和4月份相继出现负增长,增幅分别是-3.9%和-1%。特别是2012年上半年,江苏外贸进出口2608.1亿美元,同比增长只有1.4%,全省的进出口增幅低于全国同期6.6个百分点,进口总值首次跌出“三甲”,出口在沿海5省市中跌幅最大。

    四是贸易摩擦不断升温蔓延。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部分国家的经济情况恶化。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保护思潮泛化,产生贸易摩擦的领域和地域扩大,从传统产业扩展到光伏、it等新兴产业,从沿海向内地扩展,从贸易向外资扩展,并且出现从正常摩擦向恶意打压发展的苗头。

    五是出现一些不利于我国扩大出口的新情况。这些新情况主要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带动商业模式的变化、主要发达国家回归实体经济减少进口、部分国家支持优势产业走出去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包括江苏在内的与我国的贸易量。

    六是企业对扩大国际市场出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企业担心强调扩大国际市场会授人以柄,迎合西方国家“中国威胁论”;有的企业认为中国是成长的大国经济,只要把内需抓好,国际市场做不做无所谓;还有的企业觉得世界经济不稳定,保护主义太严重,花大力气开拓国际市场可能得不偿失等等。

    二、当前扩大国际市场出口的可能性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国民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像江苏这样的开放型经济发达的省份,内需和外需已经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融合状况。两个市场相互交织,呈现出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态势,已经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把“扩内需,稳外需”和“扩外需,稳内需”这两条稳定经济增长的路径划分得非常清楚,而是应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扩大国际市场出口,千方百计提高外贸增值率,进而实现全省的稳定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尽管当前存在着一些影响扩大国际市场出口的困难,但这并不排除目前也存在着扩大国际市场出口的可能性:

    一是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增长增加进口消费。主要发达国家从危机困难阶段进入复苏后,有可能恢复在危机期间临时削减的各种进口消费,特别是在经济有所增长的情况下,则会增加更多的进口消费,这就会使得具有竞争优势的各种江苏产品的出口机会增加。

    二是各国回归实体经济有利于生产资料和中间产品的出口。目前以美国和欧盟为发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回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这一潮流将会掀起对生产资料和中间产品进口的热潮,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江苏扩大其相应产品的国际市场。

    三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外贸产品的转型升级能够创造巨大的贸易机会。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通过绿色、低碳等方式培育新兴产业,以抢占未来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趋势,一方面会加大国际产业转移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则会强力推动外贸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而这两方面的合力,则会创造出巨大的贸易机会,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出口。

    四是国际贸易中的流程和环节创新有利于拓展外贸发展的市场空间。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中的最显著变化之一,是流程和环节的创新,即很多跨国采购的贸易行为开始从大额采购变为小额采购、从集中采购变为零散采购、从派员采购变为电子网购等。这一创新,不但能够有效地降低贸易成本,而且有利于江苏进一步拓展外贸发展的市场空间。

    三、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出口的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形势和扩大国际市场出口的困难,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外贸发展目标。在这一方面,一是要正确看待外贸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没有必要一味追求外贸增长的高速度,尤其是机械地追求某个固定的外贸增长速度。要从国际经济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江苏外贸发展的实际出发,适当调低全省的外贸增长速度,防止外贸发展的大起大落。二是要改变过去外贸评价指标体系中质量与数量指标等价齐观的做法,权重要向贸易竞争力、贸易的生态和能源耗用率、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等质量指标倾斜,引导全省对外贸易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完善、发挥和强化政策的扶持与引导作用。一是梳理、健全和完善目前已有并在实施各种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参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协调全省内外经济政策,共同支持和促进外贸发展。二是建立外贸促进政策信息通道,确保有关提高和促进外贸发展的各项政策能够及时发布,提高政策的时效性。三是着力保持外贸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江苏省开放型经济虽然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外贸发展有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因此,必须着力保持外贸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适时推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便有效地减轻外部压力,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四是进一步加快对外贸企业政策扶持的实施进度,避免相关扶持政策及其配套措施的实施时滞过长,增加和激发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和开拓新兴市场的底气、勇气和信心。

    第三,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拓展既有市场深度。扩大国际市场出口,可以按照巩固市场份额存量和抓住市场份额增量的不同路径实施。但是,外贸的发展无论是保存量,还是抓增量,最终体现为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总量的放大,都要依托具体的进出口产品进行。因此,外贸进出口产品必须适应各国的市场消费需求,推陈出新,升级换代,用更好更多更新的产品吸引需求,进而拓展既有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外贸产品集散中心。要充分利用江苏在海内外友好省(州、城)较多的优势,依托省内的出口重点基地、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区等外贸实体,全面规划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外贸产品集散中心,让更多的江苏外贸出口产品通过集散中心这一服务平台彰显特色,形成良好的销售渠道和凯发会员官网的售后服务网络,不断扩大销售。

    第五,大力采用和推广新的贸易方式。适应当代国际贸易便利化的发展趋势,积极采用和推广b2b外贸、外贸小额批发、b2c外贸、无税贸易等新的贸易方式,直接面对终端市场拓展出口产品的市场空间,最大限度地节省外贸成本,提高外贸发展效率。

    第六,积极有序地拓展新兴市场和推进多元化战略。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增长的支撑与带动力量,而江苏省对发达国家中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基本上已经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因此,必须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和推进多元化战略。一是明确渐次拓展新兴市场的重点国家,近期应以墨西哥、印度、俄罗斯、巴西、土耳其、尼日尼亚等为重点,中长期则可以进一步拓展南非、伊朗、菲律宾、巴基斯坦、越南等。二是建立和完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拓展新兴市场贸易促进体系,通过扩大出口、对外援助、境外资源开发、增加进口、减免债务等多种经济合作方式实现外贸发展的互利共赢。三是突破传统的产品外贸出口思路,创新“走出去”的模式,鼓励外贸企业更多地采取项目承包、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去”,在更高水平和更宽范围内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多元化融合,保持和促进外贸的稳定发展。

    第七,进一步提高化解和应对贸易摩擦的水平。要根据国际贸易壁垒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江苏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的经验与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化解和应对贸易摩擦的水平:一是提高对进出口公平贸易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和完善全省公平贸易工作网络,在有条件的外贸大市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人开展公平贸易工作,使政府商务部门对公平贸易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和相关政策能够落到实处。二是密切关注当代最新的贸易壁垒发展态势。要利用国外进口商及其他第三方力量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建立海外公平贸易预警机制,超前防范可能遭遇的新型贸易壁垒。当前特别需要关注反规避和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两个最新的贸易壁垒态势,以便未雨绸缪,进行有效地应对。三是建立全省贸易壁垒应对基金,帮扶承受能力较低的涉案中小企业有效应对已经遭遇的贸易壁垒。四是继续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通过商会和行业协会规范外贸企业出口行为,监督协调全行业的出口秩序。抓好公平贸易扶持资金的使用政策。建立与省内重点外贸企业的固定联系制度,加强重点个案与问题的指导和协调,克服指导和协调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的方法单调的现象,同时逐步扩大和加强对非会员性质的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服务。(南京师范大学卜海整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