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参考》
社科工作快报学会专刊第17期(总第30期)

社科工作快报学会专刊第17期(总第30期)-凯发会员官网

苏简字第3011号

 

 重要新闻

江苏经济社会热点观察系列学术沙龙2016年第4期在宁举办

 

    2015年11月26日,由省社科联主办、省纪检监察学会承办的江苏经济社会热点观察系列学术沙龙2016年第4期在南京举办,来自省纪委、省社科联、省社科院、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迈上新台阶”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大家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关键在“治”,要害在“严”。要实现这三个方面要求,靠的是健全党内法规,严明党的纪律。只有坚持用纪律这把戒尺衡量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纪律管住大多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学会讯息

 

    2015年11月6日,全国首届医药卫生风险研讨会暨2015年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年会在福建龙岩召开。

    2015年11月26日,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杨勇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

    2015年11月27日,省宏观经济学会与世界风能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2015第七届世界非并网风电与能源大会”。

    2015年11月27-28日,省《资本论》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 《资本论》与经济发展新趋势高层论坛在扬州大学召开,南京审计大学姜德波教授当选为会长。

    2015年11月27日-28日,省社区发展研究会在省委党校召开2015年学术年会。

    2015年11月28日,省语言学会第26届年会在南京晓庄学院举行。

    2015年11月28日,省世界经济学会201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

    2015年11月28-29日,省逻辑学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学会成立35周年纪念大会暨逻辑与治理现代化论坛。

    2015年12月1日,省农村金融学会在南京举办第27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青年论坛。

    2015年12月8日,省国际金融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选举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兵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

 

 专家视点

“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涂永红

 

    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目标基本实现,有望在两年内超越日元,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

    1.“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是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向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物品,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历史担当。由于国际机构的制度缺陷以及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滑,全球公共物品供应面临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窘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需的全球公共物品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新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中国应当也能够承担起为全球提供公共物品的重任,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可以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从形成国际合作新理念和新模式、实现高效的设施互联互通、提供新的国际货币、建立新型国际金融组织以及为消除局部战争与恐怖主义提供新手段等五个方面增加全球公共物品供给,打造最能体现合作共赢理念的命运共同体。

    2.“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两大战略存在内在一致性,必然相向而行、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等五大目标,加强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逐步形成横跨亚欧大陆的、新型的区域深化合作大格局。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加强沿线各国之间的货币流通。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是沿线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居于区域领先水平。人民币成为沿线各国贸易流通的关键货币,能够有效防范区域内金融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协同发展水平;能够为沿线国家提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金融安全锚,为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做出重大贡献。

    3.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一是从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四个方面寻求有效突破二是依靠国内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同时在国际上寻求共商、共建、共享的最大价值观公约数;三是推动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丝绸之路是多样文明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它将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三大体系交融在一起,近两千年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未来,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必须重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融合,切实防范政治、经济、文化与军事等层面潜在的冲突与对抗。

 

(本文根据作者在省国际金融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上发言摘编,未经本人审阅)

 

 

江苏古代文学研究传统深厚

 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教授  莫砺锋

 

    江苏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江苏文学代有才人引领风骚,江苏省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重镇,有悠久、深厚的古代文学研究传统。中国最早的国家级文学研究机构“文学馆”始建于公元五世纪的南京,与儒学、玄学、史学并列为刘宋皇朝最高学术机构。昭明太子的《文选》在南京编纂,刘勰的《文心雕龙》在南京撰写。

    到了近代,李审言、黄侃、吴梅、王伯沆、顾实、罗根泽、胡小石、汪东、汪辟疆、陈中凡等国学大师在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江苏高校开坛讲学。改革开放以后,江苏古代文学教学研究步入健康发展轨道,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全国11位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江苏省有4位,即:南京大学程千帆、南京师范大学唐圭璋、扬州师范学院任半塘、苏州大学钱仲联先生,人数超过北京或上海。除了上述“四老”以外,像南大的周勋初、卞孝萱、吴新雷、郭维森先生,南师大的孙望、金启华、吴调公、郁贤皓、陈美林先生,苏州大学的严迪昌先生,淮阴师院的于北山、周本淳、萧兵先生,南通大学的姜光斗、顾启先生,常熟理工学院的时萌先生,江苏师范大学的邱鸣皋先生,也都卓然成家。老一辈学者不仅以卓著的学术造诣蜚声海内外,而且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的学术传人。1984年,江苏省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位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也是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出于“四老”等一代名师门下的莫砺锋、张伯伟、张宏生、程章灿、曹虹、巩本栋、杨海明、钟振振、陈书录、程杰、李昌集、马亚中、周建忠、张强、徐兴无、俞士玲、王青、党银平等人已成为当今全国古代文学研究界的中坚力量。

    江苏古代文学典籍及研究著作的出版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古籍整理及研究著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全国稳居第三位,广陵书社则是全国绝无仅有的雕版印刷基地。

 

(本文根据作者在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言摘编,未经本人审阅)

 

报:省委宣传部   

送:省有关部门、省社科联常务理事、相关高校社科处、省级社科类学会(研究会)、市县(市、区)社科联、外省(市)社科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