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简字第3011号
重要新闻
省社科界第十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在南京举办
2016年12月30日,省社科联在南京举办省社科界第十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会议围绕“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主题展开研讨,获奖论文作者代表和部分全省性社科类学会秘书长15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主任徐家良教授、南京大学法学院李有根教授分别作《学习领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社会组织有序发展与治理创新》《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学术社团的功能与治理》的主题报告,10位一等奖论文作者作大会学术交流。学会专场收到论文400余篇,经专家评审,评出获奖论文92篇,其中,一等奖论文34篇、二等奖58篇。
学会讯息
2016年12月23至25日,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会和中国新闻社江苏分社在镇江联合举办“江苏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发展”高峰论坛。
2016年12月26日至28日,省项羽文化研究会在宿迁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宿豫第三届项羽文化研讨会,苏州大学臧知非教授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
2017年1月7日,省经济学会在省委党校召开江苏经济发展新动能研讨会。
2017年1月15日,省社科联主办、省卫生法学会承办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的对策路径”学术沙龙在东南大学举办。
学术前沿
日前,201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暨201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展望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上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它们是: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2.新发展理念研究;3.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洋战略;4.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制度建构;5.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6.重审鲁迅遗产;7.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诠释;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9.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研究;10.中国社会学的历史性转向与经典回归。
专家视点
社会组织有序发展与治理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 徐家良教授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管理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实行政社分开、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要求社会组织依照法律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长期依赖在政府身上。二是构建按需发展、功能完善的发展格局,要求社会组织按照社会需要和瞄准结构性行业机会进行有序发展。三是社会组织竞争有序,做大做强。社会组织要想政府之未想,急政府之未急,提供特色性服务,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需求。
社会治理创新体现在八个方面,即:法律制度创新,简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转变政府职能购买公共服务,行业协会商会五脱钩五规范,孵化枢纽型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创业,社区基金会,以及社区、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三社联动。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管理的新特点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形式,社会组织要做到有序发展和实现治理创新,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和社会组织要用创新思维正确认识社会组织的性质与地位;二是政府要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去行政化,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确保社会组织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履行好监管培育社会组织的职责;三是社会组织自身要不断变革,加强能力建设,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同时密切与政府、企业的有机合作;四是社会组织要有做社会企业家的精神,努力培育领军人才和营造核心团队,不断创造价值,引领中国公民社会的走向与发展趋势;五是形成法人多元发展态势,使一个社会组织同时拥有社会团体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基金会法人和企业法人,改变社会组织“单一输血”功能为“多元造血”功能,通过社会组织专业服务,增加社会组织的收入和财产积累,推动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学术社团的功能与治理
省法学会副会长 南京大学法学院李友根教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部署法治社会建设时指出:“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学术社团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在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中,同样担负着这些功能。当然,作为学术性的团体,其作用发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学者们“抱团取暖”的组织,学术社团为同行提供情感的支持,激励着大家在孤寂的学术研究中砥砺前行;作为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学术社团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让同行们共享学术的信息与心得;作为学术标准的建设者、学术规范的倡导者,学术社团规范与引导着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和学术道德的维护;通过运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金等资源,学术社团以课题立项、奖励评审等方式分配公共资源,引导着优秀学术成果的创作。
随着学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学术社团需要担负起更多的功能。例如,在尊重学者学术自由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的机制,引导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中国问题的研究,注重对中国经验、中国智慧的挖掘、整理与提升;利用学术社团的人员优势、资源优势,整合跨部门、跨行业、跨单位甚至跨学科的学者形成研究团队,开展综合性的学术研究,为时代奉献学术精品。特别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对智库研究的新需求,学术社团应当成为智库研究的重要阵地,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前瞻性、专业性的对策研究成果。
学术社团在履行上述功能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社团治理有新的理念与举措。首先是高度重视社团章程的作用,依据法律法规修改完善章程,以充分发挥章程在社团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其次是工作开展中,学术社团要确立正当程序的观念,无论是课题立项、评奖评优,还是权益维护、纪律处分,都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例如评审中的回避制度、处分中的告知与辩护制度、复议与申诉制度等,以充分维护全体会员的合法权益与学术纪律。
(以上专家视点根据作者在江苏省第十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发言摘要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报:省委宣传部
送:省有关部门、省社科联常务理事、相关高校社科处、省级社科类学会(研究会)、市县(市、区)社科联、外省(市)社科联